百丈悬崖的链子崖,美景如同仙境,是屈原的故乡?

时间:2017-05-15 16:05 来源:未知 主页 > 旅游攻略 > 景区攻略 >

  今年端午节就去这里!一个极少人知道的古村落,原始而古朴,真切而自然。

  

 

  那是一个高山秀水,峡深谷幽的百丈悬崖上一个极少人知道的村落。

  

 

  古村里生活着30多户人家,几乎是同一家族的后裔,至今仍恪守千百年的伦理传统,生活在自己的时空之中,原始而古朴,真切而自然。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里一直充满着一种神秘的色彩。上面的人进出,都只能靠峭壁上打造的一行石窝,仅能放下一只脚,出脚时不能出错,否则你欲进不能,欲退不得。

  

 

  因此在翻越这山之前,人要在岩下烧香拜佛,并且还要放开嗓子吆喝一阵,以免和上面下来的人遇于途中。

  

 

  后来,清代的一个商人捐银打造了铁链,安置在百多米的绝壁上,把脚印凿成了可以行走的道路。

  

 

  如今,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被历史尘封深藏不露,百丈悬崖上的铁链是上下山唯一之路。

  

 

  在铁链子上临渊而行,稍有不慎便会命丧崖底。多少年来,铁链维系着崖上人的全部生活。

  

 

  这里就是链子崖,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一处名为秭归(zǐ guī)的地方。

  

 

  这里是长江上游的交通咽喉,这里是屈原的故乡,这里是中国诗歌之乡。

  

 

  大概正是因为这里鲜为人知,与世隔绝,造就了这片没有被过度开发,如同仙境般的美景。

  

 

  兵书宝剑峡

  来到秭归,兵书宝剑峡一定是不可不去的一处美景,“兵书宝剑出山来,玫瑰芳香自可闻。”说的就是这儿。

  

 

  兵书宝剑峡在西陵陕的西段,位于新滩和香溪之间,长约4公里。在峡谷北岸陡崖石缝中看去好似放着一本书卷,传说是诸葛亮的兵书,也有说是张良的兵书宝剑。

  

 

  九畹溪

  九畹溪漂流探险旅游区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南岸,两岸风景奇特秀丽,人烟稀少,环境良好,形成多处别具特色的景观,是新三峡十景之一。

  

 

  碧波悠悠,两岸绝壁相对耸立,可沿途观赏笔峰石、望夫石、候王寨、百宵图、仙女沐浴等奇世美景,如在仙境。

  

 

  这里也曾是爱国诗人屈原进京为左徒前开坛讲学、植兰修性之地。

  

 

  泗溪

  泗溪幽篁修竹,小桥流水,山峦叠嶂,飞瀑蒸腾,植被茂密,物种繁多,被誉为“三峡地区的天然氧吧。”

  

 

  

 

  在碧波荡漾、翠竹环抱的竹海浴场里泛竹排,心旷神怡。

  

 

  屈原祠

  屈原祠是为纪念屈原而修建的,位于秭归县新县城,毗邻三峡大坝且直线距离为600米,占地面积约500亩,高峡平湖美景尽收眼底。

  

 

  伫立在观景平台上,即可眺望高峡平湖的壮美风光。

  

 

  读书洞在响鼓溪深谷的半山上,相传为屈原读书处。

  洞口处原有清朝同治年间所刻“读书洞”三字,早已剥落不清,现又立一新碑。

  

 

  体验秭归端午节独特的风俗

  1、祭奠屈原

  在五月初五上午,众人聚集屈原庙或岸边,设祭坛,拜祭屈原。祭奠设主祭、严祭,敬香上供,恭诵祭文,跪拜烧纸。

  

 

  2、游江招魂

  五月初五或五月十五黎明,龙舟下水前,划手们随 “站头”叩拜天地,饮鸡血酒,隆重地将长块红布挂上龙舟,即“龙舟披红”。礼毕,众齐到江边安龙头下水,同时,龙舟中的击鼓人扮屈原之妹屈幺姑,呼唤:“我哥回,我哥回——”后,“站头”吹哨舞桡片点标,龙舟开始游动,唱《起桨曲》。不久舟至江心,便接唱《游江》,呼唤屈子魂归:安安然然回故乡,好和乡亲过端阳。

  

 

  3、龙舟竞渡

  秭归龙舟文化源远流长,《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并命舟楫以拯之。”秭归每年端午节期间都要举行隆重的公祭屈原活动,从南北朝一直延续至今。

  

 

  4、包粽子、做咸蛋、蒸馍馍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为了喂饱鱼龙虾蟹,防止它们咬坏屈原的身体,人们发明了粽子。

  

 

  秭归人过端午,少不得的食品就是粽子。粽子本为祭品,后为端阳食品,现在已发展成为一种熟食商品了。一到端午,大街小巷、小吃店里、大餐馆里都会有人包粽、煮粽。食粽的客人更多。亲友之间也有以粽子作为节日馈赠的。

  

 

  尤其是在大街小吃摊点,买上一串,或为亲友家送上几个,由孩子提着,跑跑跳跳,分明为节日的热闹,为五月的风景增加了一个十分醒目的亮点。

  此外,屈乡到了端午这天蒸馍馍和制作咸蛋也是必不可少的。

  5、制作雄黄酒、涂抹雄黄酒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五毒(蝎、蛇、蜈蚣、蜘蛛、蟾蜍)出没之时,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化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

  

 

  端午这天,将雄黄研成粉末倒入白酒中,凡是会喝酒的人都要喝几杯雄黄酒,人人吃几瓣大蒜,还把雄黄酒洒在墙壁门窗上。用雄黄酒涂抹于小儿额头或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防虫子叮咬,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6、挂艾蒿菖蒲

  端午节当天清晨,露水未干时,上山采割艾蒿、菖蒲,回家用彩带扎上,悬挂大门两旁(三个端午都如此),避邪祛风。

  

 

  用艾叶水为儿童沐浴、为老人泡脚的驱毒袪病。

  

 

  7、扎香袋(包)

  秭归人为承袭屈子文风及其精神,将艾蒿、雄黄、陈大蒜梗、松、柏或花椒、胡椒、白果、核桃、瓜子或五种中药材装入布中,以五彩线缠绕,佩戴胸前。

  

 

  民间有“香包身上带,伢儿逗人爱”的俗语。传说孩童佩戴香袋既可祛邪避凶,强身健体,又能铭记屈原作品,缅怀屈原。

本文标签:链子崖(2)        责任编辑:姜小编

本文链接:http://www.zxly.com.cn/html/65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