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平原上的巍峨丰碑——瞻仰周恩来故居与纪念馆

时间:2018-01-15 17:05 来源:中新旅游网 主页 > 红色旅游 > 红色游记 >

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内,游客在认真听取讲解员的介绍(朱筱 摄)

  为了缅怀敬爱的周总理,前不久,笔者专程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拜谒了周恩来故里。

  周恩来总理的故居,坐落在淮安市内楚州区驸马巷7号。它由东西两个相连的老宅院组成:东宅院是周总理童年读书和生活的地方;西宅院现为周总理生平陈列室。两院之间有主堂屋、厨房、水井和一座亭子间,西南一间为周总理继母陈氏住房,西北一间为乳母蒋江氏住房,北侧为新建的邓颖超纪念园。

  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淮安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国人民的愿望,经中共中央批准,对周总理故居进行整修,恢复到1910年总理离开时的旧貌,1979年初正式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题写了“周恩来同志故居”门匾。自1988年1月,故居相继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教委、文化部等部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北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国内外人士纪念周总理的胜地。

  周恩来总理故居东北方向的桃花垠,建有周恩来纪念馆。它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而建的一座大型纪念馆,是一座展现周恩来一代伟人风采的巍峨丰碑。它于1986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兴建,1992年1月6日落成对外开放。馆名由邓小平同志题写。馆址之所以选在桃花垠,主要因为它是淮安著名的风景区,建馆不需占用耕地和搬迁居民,符合总理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意愿。该馆由一组气势恢宏的纪念性建筑、一座纪念岛和三个人工湖以及周围环形绿地组成,占地总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70%为水面。馆区平面图案呈等腰梯形,俯瞰全景,构成“忠”字形。纪念性建筑主要分布在南北长800米的中轴线上,从南向北依次建有瞻台、纪念馆主馆、附馆、周恩来铜像、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等。

  瞻台与纪念主馆隔湖相望。瞻台由东西长80米的“人”字形廊亭和两座16米高的剑碑组成。寓意周总理是一座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纪念馆主馆高26米,为外四方内八角形建筑,外形似江淮平原上提水灌溉的牛棚车,寓含周总理一生为人民的孺子牛之意。支撑四坡型屋顶的四根花岗岩石柱,象征着周总理先后四次提出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主馆正门前51级台阶,是为纪念周恩来51岁开始担任总理一职。门形似“周”字,仿淮安民居设计,突现了地方特色。台阶下的主馆广场上半圆形草坪和草坪中的圆形平台,构成周恩来总理伟大业绩与日月同辉的象征意义。主馆共三层:底层为陈列厅;二层为纪念厅,正中安放着一尊周恩来汉白玉雕像,只见他端坐在一块岩石上,手握长卷,双目凝视,仿佛在思考着祖国的今天和明天,运筹着宏伟的四化大业;三层为观景台,登台环眺,淮安景物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纪念馆后的附馆为“人”字形,向主馆呈拱卫之势,寓含“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之意。主附馆之间有一高10米的方形牌楼,从空中俯视“人”字形附馆与牌楼顶端“一”字,构成“八一”图案,此为纪念周恩来曾领导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附馆后的广场北面建有周恩来铜像,高7.8米,寓意周总理走过了78个春秋。他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创建了新中国,领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繁荣富强鞠躬尽瘁,贡献了毕生精力。北行过“纪念桥”,是仿西花厅建筑,上下两层,上层为1:1仿建周恩来在北京中南海工作和生活了26年的“西花厅”;底层为陈列展厅:生平展、遗物展和书画展,用图片、实物和录像,展示了周恩来总理光辉的一生。

  纪念馆将西方现代建筑手法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以及淮安的地方特色完美地糅合在一起,用错落有致、造型各异、寓意深刻的纪念性建筑语言,向人们展现了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光辉业绩和人格风范。周总理的崇高威望,独具特色的纪念性建筑,优美整洁的馆区环境,严格规范的管理服务,使周恩来纪念馆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旅游胜地。(吴济夫)


本文标签:        责任编辑:阿扎布德

本文链接:http://www.zxly.com.cn/html/79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