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一场八百年的民俗文化盛宴

时间:2018-05-31 17:56 来源:未知 主页 > 今日聚焦 > 旅游局 >

  “四月十四轧神仙,一轧轧了八百年,你轧我,我轧你,我们都来轧神仙。”5月27日,“轧神仙”歌又如期唱响,今年的“轧神仙”活动依旧延续了往年的火爆人气,截至5月30日,已有超过60万人次涌入石路、南浩街等活动现场。

  “轧神仙”是具有浓厚地域文化色彩的吴地民俗,是姑苏文化展示的一张特色名片,充分彰显了古城区历史悠久、民俗繁荣的文化首位度。近年来,“轧神仙”活动策划注重“还节于民”“回归本真”,将活动中极富传统特色和生命力的项目予以保留和发展,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让民俗精粹焕发时代活力。阊门历史文化片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金阊街道党工委书记曹原表示,民俗文化必须坚持活态传承,“轧神仙”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既要深挖传统精粹,也要有创新和发展。

  留住原汁原味的姑苏民俗

  老传统勾起苏州人的儿时回忆

  在石路南浩街北段有一座神仙庙,庙虽不大,但在苏州人的心里却有着十足的分量。每年农历四月十四,盛大的苏州传统民俗“轧神仙”就是以神仙庙为中心,以庙内祈福法会仪式为重头戏展开的。5月28日,众多市民一大早就赶到了神仙庙,本次“轧神仙”祈福法会隆重上演。神仙庙门口的街巷拥挤热闹,家住三元二村的陆桂花说,每年来神仙庙为全家祈福是她身为“老苏州”的习惯了。

  “轧神仙”这一天,所有的美食和物品都被冠以“神仙”的美誉,有一种糕点更是苏州人必吃的,那就是“神仙糕”。“神仙糕”其实是一种松糕,加入豆沙、红绿丝、冬瓜糖等原料制作,口感甜糯。据说连吕洞宾都抵挡不住诱惑,因此就有了“神仙糕”一说。一早,卖糕点的摊位前,前来购买“神仙糕”的市民络绎不绝。张老伯特意从园区赶来,“小时候,一到‘轧神仙’,爸妈就会带着我们去买‘神仙糕’吃,这是儿时最美好的记忆和味道。现在我来买点回去给家人吃。”他说,“糕”与“高”谐音,希望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苏式糕团省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人徐树康告诉记者,“老苏州”在“轧神仙”期间必吃“神仙糕”,人们认为吃了“神仙糕”可以沾上神仙的仙气,因此,这个传统习俗流传至今。“早上不到两小时,准备的1200块神仙糕就销售一空,赶紧又从店里拿了些过来。”现场一家老字号糕团店的销售人员说。

  与“神仙糕”一样,“神仙花草”也承载着“老苏州”儿时的回忆。“老苏州”们习惯买几盆“神仙花草”,把“仙气”带回家。因此,“轧神仙”活动也成为苏州传统花市。“这已经是我第十五个年头在‘轧神仙’期间卖花草了,今年摊点设置合理规范,现场也整洁有序,托吕神仙的福,生意好得忙不过来,很开心啊!”摊主徐立强在忙碌的同时还不忘幽默地感谢“神仙”照顾自己的生意。徐立强说,自己是个养花达人,家里有一个小院子,培育了将近二十种花草,如五彩的康乃馨、缤纷的太阳花、姿态各异的小榕树等,每年都带着自己的作品来“轧神仙”。来自国兰艺术馆的戚莉萍是第一次在“轧神仙”活动中设摊,她带来的苏派盆景、花草与玲珑剔透的苏州太湖石配置得宜、相得益彰,极富艺术感。“‘轧神仙’是我们苏州人的节日,所以特地带来了苏派盆景。”戚莉萍说,为了参与这次“神仙花市”,她做足了准备,首次尝试将日式苔藓盆景的造景技艺融入苏式微盆景中,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欣赏。

  创新:

  民俗精粹焕发时代活力“神仙”卖萌吸引年轻人目光

  每年的“轧神仙”中,“八仙巡游”是最受市民青睐的活动。今年的巡游队伍“兵分两路”,古今结合,吸引了不同年龄的游客参与。巡游队伍每到一处都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有的围观拍照、有的与巡游演员互动,过足了“巡游瘾”。

  与“八仙”、锣鼓队、舞龙队等组成的传统巡游队伍不同,现代巡游队伍融入了更多的时代元素,除了cosplay的“八仙”,街舞表演和小丑表演也加入了巡游队伍。两组巡游队聚齐在石路银河广场进行了一场传统民俗表演和现代歌舞表演的PK,赢得了在场市民的阵阵掌声。此外,今年的巡游路线不再局限于石路商圈附近,“神仙”们走出古城区,与苏州工业园区、高新区的市民来了一场邂逅,让民俗盛宴的欢乐洋溢全城。巡游的“吕洞宾”还赶了个时髦,出现在轨交车厢里,上了一场“神仙”快闪表演。“我还是第一次在地铁上碰到‘吕洞宾’,太不可思议了,看来今年我要交好运了!”突然出现的“吕洞宾”让原本坐在位子上看手机的李先生惊喜不已。

  “轧神仙”期间,在石路银河广场上,卡通“吕洞宾”玩偶形象吸引了不少市民,“神仙原来也可以这么萌!”。卡通形象以“八仙”

  之一的“吕洞宾”为人物原型,手持拂尘,肩背宝剑,在突出儒雅而略带沧桑的“仙人”气质的同时,又彰显了卖萌、可爱的卡通设计元素,不仅很好地展示了“轧神仙”这一吴地传统民俗文化节庆活动的特点,同时加深了“新苏州”“小苏州”“洋苏州”对“轧神仙”传统民俗活动的印象,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一步提升了“轧神仙”活动品牌的影响力、竞争力。

  让很多年轻人惊喜的是,今年“轧神仙”还推出了“神仙”表情包,呆萌有趣的卡通形象不仅保留了“八仙”形象的传统特点,又加入了不少现代感元素,用现代传播方式展示传统民俗文化,让“八仙”走进人们的日常,给大家的聊天增添更多的文化乐趣。新媒体人丁琳,是一位85后的“新苏州”,也是“轧神仙”表情包合作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丁琳介绍,本次“轧神仙”表情包共分为两个系列,分别为“吕洞宾”个人形象系列和八仙形象系列,每个系列分别有8款形象生动、文字各异的表情。别小看这16个“神仙”表情,每一个都有着它们自己的故事,也凝结了工作团队的共同心血。细心的网友会发现,吕洞宾系列的表情搭配着“轧闹猛”“轧朋友”“出趟”这样的苏州话,十分有趣亲切。

  融合:

  用民俗文化谱写人间大爱“经常敲门”传递“轧神仙”内涵

  本届“轧神仙”活动开幕式“福满姑苏”于5月27日晚在苏州演艺中心盛大举行,开幕式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现,讲述了苏州市民吕先生一家四代人,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家风传承故事,跨越了百年,赋予了“轧神仙”活动更为深刻的意义。“本届‘轧神仙’活动开幕式以舞台剧的形式,将“只要为民谋福利,就是人间神与仙”的民俗内涵传递给市民。‘轧神仙’活动不仅是一场‘狂欢节’,更是善与大爱的传递。”阊门片区管理办公室综合处处长姚建华说。

  为传递“善与大爱”的民俗文化内涵,汇聚更多向善正能量,今年的“轧神仙”活动增加了一个新内容——“神仙”敲门。在持续五天的“轧神仙”活动中,“神仙”们将陆续走进普通人家中,送福上门。5月29日,“吕洞宾”敲响了信记社区李美香家的门。李美香曾在1990年荣获苏州市劳模称号,1996年荣获江苏省劳模称号,200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然而,生活却不是一帆风顺。儿子在19岁时不幸患白血病去世,给李美香带来了沉痛的打击,直到生下了女儿,欢乐才重新回到这个家庭。虽然曾遭生活重创,李美香却依然积极投身公益,帮扶老人,捐助灾区,近10年时间,无偿献血16次,累计献血量达到4000毫升。为了体现社会对身边好人的关爱,“吕洞宾”将“仙气”和祝福带到了意志坚强、心中有大爱的李美香身边。本次“神仙”来敲门活动还陆续走访了被残疾人誉为“特殊家长”的工疗站站长王良玉,服务基层一线的社工夫妻张丽萍、张琦等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身边好人。

  据悉,作为“神仙”敲门活动的延伸,阊门片区已正式启动“金阊敲门”系列活动,通过相关部门经常上门,常态化走访,为居民、企业解决问题,形成问题收集、汇总、处置、督查、反馈的闭环来跑赢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活动启动第一天,“敲门小组”敲开了阊门社区居民王太珍的家门。作为社区热心人,王太珍一连反映了四个问题,涉及到安全隐患、河道治理、管道燃气、环境保护等。“敲门人员”认真倾听,将意见和建议一一记录下来,并立即着手落实解决方案。据介绍,今后这样的“敲门活动”将走进阊门片区的千家万户。

  当下群众的诉求日益多元化,只有主动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思、所想,切实为他们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金阊敲门”活动有两类重点走访对象,一是社区层面的困难群众、老党员和困难党员群体;二是企业层面上的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对于在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工作人员将制作“流转单”,建立“社区即办、街道交办、部门转办”的分层分级问题处置机制,做好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摘自:苏州日报,记者:朱雪芬,本站编辑:咨询中心小秦)

  

邂逅一场八百年的民俗文化盛宴

  (图片由金阊街道提供)

本文标签:        责任编辑:阿扎布德

本文链接:http://www.zxly.com.cn/html/103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